英语 英语 日语 日语 韩语 韩语 法语 法语 德语 德语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 意大利语 意大利语 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 葡萄牙语 葡萄牙语 越南语 越南语 俄语 俄语 芬兰语 芬兰语 泰语 泰语 泰语 丹麦语 泰语 对外汉语

托福口语难题:张不开嘴,无话可说

时间:2013-12-18 12:29来源:互联网 提供网友:mapleleaf   字体: [ ]
特别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收集或者网友提供,供仅参考试用,我们无法保证内容完整和正确。如果资料损害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歉意。
    (单词翻译:双击或拖选)

   口语困难,无法速成

  想要短期内将口语刷个高分的同学们看完小标题基本就可以死心了。曾听说有学生七战托福,只为了让口语考过22分,但最高的一次也只有21分,查到分数后大哭而去,甚是壮烈。
  有人说听力难以速成,其实口语的磨练时间要比听力更难,因为“说”构建在“听”的基础之上,口语分数折射出的不仅仅是“说”的能力,也包括一部分综合能力,当然,这一部分的分数会一定程度上告诉你未来你在国外留学时会遇到多大的口语障碍。
  对于急着拿一个托福高分立刻去申请的同学而言,口语比其他所有部分都让人痛恨,因为口语部分太拉分。阅读拿到满分的考生,可能口语不到20分--在其他部分拿到的巨大优势可能分分钟被不值一提的口语成绩抹掉,差距就是这么大,口语就是这么残酷。偏偏很多学校在单项分数部分划了一条线,或是不低于20分,或是不低于22分,让本就头大的考生们更上火。
  让我们暂且不讨论英语界的“世外高人”,只说我们这些只经过6年初高中英语“低等教育”的苦命娃,要过口语这一关,有很多客观障碍。比如我们6年学完后,大多数人对口语的认识只停留在初高中时尴尬地和同桌地照着课本读对话--如果这样学英语也能说得一口流利的美音,是不是太没天理?
  所以,大多数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处在一种积贫积弱的“缺练”状态。走在北京的街头,被外国大叔问个路都会脸红半天说不出话,更别说给你15秒思考,然后对着电脑傻乎乎地再说上45秒了。
  口语题型解析
  在开始讲口语经验前,我们还是汇总一下口语题型和特点。
  口语题型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1. 独立口语(两道)
  准备时间 15秒
  答题时间 45秒
  特点:
  第一题以描述性为主的开放题,描述对你影响最大的人,你最喜欢的城市等等。最臭名昭著的题目就是托福考试前的试音题:“Describe the city1 you live2 in”。(后来我还在辅导加拿大移民考试时碰到这道题,一时间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移民英语都会考,可见有多简单)难度等级:两星。
  第二题略考一定思辨,属于非此即彼的选择。比如对某个观点是否同意,喜欢住在大城市还是乡村等等。考生需要在作答时给出自己的选择,然后解释理由。难度等级:两星半。
  2. 读、听、说综合口语题(两道)
  阅读时间:45秒
  准备时间:30秒
  答题时间:60秒
  特点:
  无需个人观点的复述。
  第三题要阅读是一则通知。读完后,往往会有一段对话,对通知内容发表看法。考试需要进行复述。难度等级:三星。
  第四题要阅读一段学术文章,然后听一段教授讲座。讲授将针对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题目要求考生进行复述。难度等级:三星半。
  3. 听、说综合口语题(两道)
  听力时长:1到2分钟
  准备时间:20秒
  答题时间:60秒
  特点:
  听力时间长,需要条理清晰地记笔记。
  第五题是问题解决型。听力段子中会有人遇到问题,然后第二个人提出两个解决方案。考生需要在作答时进行选择,给出理由。这道题更像是加强版的第二题,只不过对“有理有据有节”的要求高了一层。难度等级:四星
  第六题是典型的学术选段,很像是国外大学课堂。需要考生复述教授观点或者解释某种理论或原理。难度等级:四星
  口语分析
  1. 逻辑问题
  口语题目的难度是梯度增加的。独立口语题目最简单,也最容易准备。而最后两道听说题难在听力的长度上。但总结起来,无外乎逻辑和条理。开口答题一定要头脑清醒。
  逻辑就像是骨骼,而你要说的内容是血肉。最无奈的情况莫过于看懂了所有阅读,也听明白了对话中的观点,但是一开口就是零零碎碎的细节,一个要素说完了,又兜了回来。即便是把你说的话对译成一句句中文,对方也不见得能听懂。所以答题的逻辑要清晰,在读那一小段阅读或者听听力部分时,也要带着逻辑去推。
  托福口语考试中,因果关系和总分关系最为常见。比如第二题,在选择之后,需要给出理由。第六题要求解释某一观点,需要先阐明,再分别述说,进行展开。掌握了条和点,就不会在张口说话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2. 英语在心口难开
  哑巴英语是中国英语教育的无奈现状。已经走到托福这一步的同学们无力改变大局,就只能从一点点强迫自己开口。
  有同学喜欢在做口语联系时在心里默默地记诵,以为自己上了考场,面对电脑带着话筒和耳机时,就能流畅地把自己准备好的内容说出来。但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美丽的泡沫。托福改成机考后,带给大多数习惯纸笔考试的学生的感受是不适应,口语方面尤其严重--对着电脑自己跟自己说话是很滑稽的过程,尤其是一个考场里40多号人每个人都这么干。平时没有任何口语基础,对着人都说不出话,就不要妄想对着电脑侃侃而谈了。
  逐步适应说英语,可以从使用录音功能开始。不习惯说英语,是因为说的少,导致听不惯英语从自己口中发出来。现在电脑、手机都有录音功能,强迫自己对着手机叽里呱啦是不错的适应过程。虽然跟手机说话也很傻,但这是一个开口训练,好用就行。
  3. 提纲不能停
  此处说的提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考试前积累的题目,尤其是前两道独立口语题,网上有不少独立口语题库,就像独立写作那样,大家可以拿过来依次训练,事前想好思路,写好提纲,然后打开录音功能,把每一道题练熟。
  写提纲并不是在做无用功。在写了一些题目之后,你会对我在上文说的逻辑有更深的认识。比如面对“你喜欢住在城市还是乡村”这道题,习惯了提纲的人会自动选择一个有话可说的选项,比如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城市的三个特点:交通方便、娱乐设施完善、人多热闹。这个提纲还适合“描述你所居住的城市”这道题。时间长了,你会总结出很多万能提纲,比如描述对你影响最大的人,答案可以是某某。理由是勇敢、乐观、执着(辅助以简单事例)。这个人物可以随便换,但这个骨架可以任意套到形容某人积极一面的口语题上。
  另一种提纲就是在口语作答前的短短准备时间里,用铅笔迅速勾勒出的提纲。这段准备提纲的时间只有15到30秒,所以不要试图写下一整段完整的话然后照着念了。写下关键词的前几个字母--这已经足够提点自己一会儿要说的三个要素了,让自己心里有数即可。这种提纲的重要作用在于整理思路,将听力和阅读内容中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将独立口语题自己要说的几方面列一下,以免在作答时出现混乱、本末倒置或者漏掉要点的情况。
  4. 做笔记
  做笔记的目的是记录细节。笔记对于第5题和第6题至关重要--这两道题的听力部分在一分钟以上,而考生在之前应该挣扎着熬过了30分的阅读题和30分的听力,不幸的孩子还会赶上双加试,考到口语的听说题时,已经接近透支了,这时出现长达两分钟的听力段子还不算,还要听完了给个解决方案,很多人会觉得无法集中精力,可是走神你就输了。
  所以不要瞪着眼睛听了,还是抓紧记吧。双方说了什么,A的问题,B的方案。教授的观点,观点的展开,关键字上不要有疏漏。说一句题外话,这一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出国以后你的课堂笔记的详略程度。
  还有,一道题的笔记要集中,不要在纸的这一块写几个词,另一个角落再写几个,等到用的时候就找不到了。
  5. 提纲+笔记串联成篇
  有了提纲和笔记,就要用好。提纲是要点和结构,笔记上会有一些细节,在答题时,扫一眼提纲,知道这一块要说什么,然后眼睛看着笔记上的细节,用提纲的作为架构,用笔记上的细节把结构补充完整。在说口语的时候,一些没有记在纸上的回忆(可能来自听力或者阅读的细枝末节)也可以加入期间,但是依然要保证逻辑,不要打乱自己的思路,如果说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就不要再补充了。
  6. 秒表计时
  刚开始看到托福口语给出的作答时间的同学的第一反应都是:一分钟怎么够?其实拿起秒表你就会发现,60秒实在太多了。以前参加过托福考试,坐在身边的一个女孩回答口语第二题时,用十秒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就是长长的沉默。中国考生的托福口语问题,除了张不开嘴外,另一个就是“无话可说”。
  面对无话可说的情况,除了提纲+笔记的黄金搭档来帮忙外,还有就是秒表。平时英语说的少,也就不知道一个短句会占用多长时间。但用秒表计时可以培养自己在口语作答时的时间感一些人在度过了“无话可说”阶段后,下一个问题就是“话太多”,要点还没说完,题目已经跳到下一道了。所以秒表一定要掐住,这样可以准备适量的提纲和内容,既不会无话可说,也不会超时未完。网上也有人设计出了可以定时、计时的托福口语软件,和秒表有异曲同工之妙。
  7. 真题练习:重听法
  TPO和官方指南是最好的口语训练材料。如果这些题都做完了,可以去看看前辈留下的机经。机经数量千千万,只看两道独立口语就够了,后面四道题因为没有完整的文本和听力,不具备参考价值。
  联系时,推荐从始至终用真题训练。口语速成几乎不可能,用真题训练会带来真实的紧张感,但是也会夹杂着挫败。可训练一阵后,你会发现,或许那几十秒仍然用不完,但难开口的状况已经改善了不少。也就是说,用真题训练是能够真正看到进步的。
  用真题联系时,录过音后,就可以重听录音了,听过后想想自己漏掉了哪些要点,哪里说错了,然后在不看参考答案或例文的情况下,再重新说一遍,然后再重听一次录音,对比一下是否有提高。
  8. 小心语法
  有人会说:我能把意思说明白就不错了,别强求我的语法。可在托福口语评分标准中,语法是“语言使用”的一个评分项。当然,犯低级语法错误也会给评分人一个暗示:该生英语水平有限,在口语部分不会有高分。
  口语不能速成,但是语法可以多加小心。下面为大家整理一些大家最容易出错的低级语法。口语考试中,最易混的就是“他”(He)和“她”(She)。混淆这两个第三人称代词,很大程度是因为中文的“他”和“她”写法不同,读音却一致。所以中国学生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一个“He”用到底,哪怕自己正在说的是自己的小表妹或者莉莉、玛丽这些人。
  另一个问题就是第三人称。中文没有什么人称和数的变化,所以第三人称单数即使在高中考试时也会难倒一大批英雄汉,更别说口语考试了。
  还有就是时态问题。且不说完成时,只说一般现在时和过去式,在口语中经常被忽视。可英语中可没有用“了”“着”“过”判断时态的说法,没有明显时间状语的情况下,用错了时态非常容易让听者蒙圈。
  口语中的语法问题不是一朝夕就能注意的,但是要在开口说的时候对这些易错点多留心,逐渐养成习惯就会有好转。

点击收听单词发音收听单词发音  

1 city rVdyB     
n.市;城市;都市
参考例句:
  • Taipei city is an international city.台北市是国际都市。
  • Do you like living in the city?你喜欢住在都市里吗?
2 live B0jx4     
v.住,居住;生活
参考例句:
  • I live in the north of China.我居住在中国北部。
  • We can not live without water.我们没有水不能生存。
本文本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抓取和网友提交,仅供参考,部分栏目没有内容,如果您有更合适的内容,欢迎点击提交分享给大家。
------分隔线----------------------------
TAG标签:   托福口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
听力搜索
推荐频道
论坛新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