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品牌的中文名翻译的太传神!(在线收听) |
“一天从一杯漫天繁星的希望开始。在开着珍贵的马去办公室之前,他会用三颗星星查邮件。下班后要来一杯百种威望。” If you're a well-to-do Shanghai resident, you might start atypical day with a cup of Starry Hope, and then check email onyour Triple Stars before driving to the office in your TreasuredHorse. After work, you might unwind with a cold bottle ofHundred Prestige.
在这段CNN 描述的一个典型的上海小资的一天里,就算被世纪君“磨成粉”,大家也能猜到上面这段话中包含了哪些洋品牌。
喝一杯星巴克,用三星查邮件,开宝马上班,下班来瓶百威……响当当的名号,就是这么容易给人洗脑。
不过就算是国际大咖品牌,想在中国市场闯一番事业,没有一个信达雅的中文名还想混?
还好有些洋品牌把中文名取得好到中国人都被苏得不要不要的。下面和世纪君一起欣赏一下这些走心的中文名吧 ~Coca-Cola 可口可乐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有一种叫做“蝌蝌啃蜡”的东西上市,识字的群众恐怕都不敢买这种东西吧。“蝌蝌啃蜡”正是可口可乐最早的中文译名,你敢信?从音译角度来说,这名字也没什么错,然而作为一种饮料名让人联想到水里游动的小蝌蚪,这销量惨淡也能想象了。于是可口可乐公司登报公开悬赏350英磅征求译名,这在当时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奖励。最后的冠军是当时著名的画家、诗人、作家、书法家蒋彝,他看到广告后苦思良久,用"可口可乐"四个字干脆利索地击败所有对手,夺得350英镑奖金。
IKEA 宜家
瑞典家具商宜家,它的外文名Ikea由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而成,分别是品牌的创始人的名字Ingvar Kamprad,他的农场名Elmtaryd和村庄名Agunnaryd。而中文译名“宜家”则给人一种舒适、温馨的感觉,是不是想到了中文古语中的“宜室宜家”?
Mercedes-Benz 奔驰
大奔袭来满满都是土豪的味道。奔驰的译名既体现了汽车无以伦比的性能,又散发出高大上的气息。奔驰还有其他的中文名,比如在台湾它叫“宾士”,香港人则称“平治”,相比之下,世纪君觉得“奔驰”是最神情兼备的译名了,小伙伴们怎么看?
BMW 宝马
传说中汗血宝马,日驰千里。“宝马”作为速度的代名词,用作汽车名再合适不过了。其实BMW的全称是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直翻过来就是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股份公司。这是一个带有浓厚乡村重金属的名字,它除了能告诉我们BMW来自德国,几乎毫无亮点。当它改名宝马之后,BMW一下子就与 “宝马良驹”联系了起来。
Hazeline 夏士莲
首创“夏士莲”译名的是文化界名人、出版界元老张元济。1916年前后,英国人柯尔在上海租界开了一家宝威药行,销售从英国运来的药物和化妆品,并在商务印书馆印刷宣传品和说明书。为扩大销售,柯尔请时任商务印书馆经理的张元济把英文商标“Hazeline”译成中文,张元济就把 “Hazeline”译为“夏士莲。莲花在中国的形象一向是“出淤泥而不染”,用在洗涤用品的品牌名里,确实恰当。
Origins 悦木之源
悦木之源以“天然为本,科学为证”护肤理念享誉全球。Origins,本意是起源的意思,结合该品牌“天然为本,科学为证”的理念,翻译成悦木之源实在是很巧妙。
Revlon 露华浓
美国的化妆品公司Revlon露华浓,译名是来自李白描写杨贵妃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槛露华浓。”露华浓的译名音意并重,给人一种高贵之感。
MAKE UP FOREVER 浮生若梦
彩妆品牌MAKE UP FOREVER曾使用过一个非常古典的译名——浮生若梦,出自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浮生如梦不仅传递出商品的内涵,还升华到诗意的境界。不过现在该品牌有了新的中文译名玫珂菲,和浮生若梦比美感和意境都逊色不少。
Channel 香奈儿
Channel是一个常见的法国姓氏,时尚奢侈品品牌Channel的中文名香奈儿兼具灵气和妩媚,显示出品牌高雅和简洁的风格。友情提示,这个词做品牌名时可千万别发“掺闹”(渠道)的读音。
Bing 必应
读一读Bing的英文,是不是和汉语中“病”字的读音相似,这个字在中文里可不太吉利。微软在推出这款搜索引擎时将英文发音拆开,定中文名字为“必应”,寓意为用户的需要有求必应。
Subway 赛百味
“赛过百味”的美食那是一定要去品尝一下。赛百味作为一个发音神似英文原名Subway的饮食品牌中文译名,绝对堪称经典。
Citibank 花旗银行
Citibank花旗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没有人能够追溯当时是谁翻译了这个名字,但它的来源很有意思。据说这个译名是因为它来自美国,美国的国旗因为其自身特点被称为“花旗”,就像英国“米字旗”、法国“三色旗”等别称一样。
|
原文地址:http://www.tingroom.com/listen/yyky1/350090.html |